后宮福利社区

 找回密碼
 立即註冊
查看: 1542|回復: 0
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

为善行鼓掌《好文转载》

[複製鏈接]

35

主題

44

帖子

46

積分

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積分
46
跳轉到指定樓層
樓主
發表於 2019-7-31 17:56:12 |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|倒序瀏覽 |閱讀模式

为善行鼓掌《好文转载》

一个社会能否安和乐利,首要的条件,是人与人间互敬互爱的关系。 可是这样连小孩子都明白的道理,却不是容易做到的。 实际上,世上所谓的文明国家,只是倡导人间互敬互爱的关系而已。 中国圣贤的教训虽千言万语,不过是仁义二字,而西洋文明中的基石,就是「爱你的邻人」。 然而在所谓文明社会中,圣贤的教训,耳提面命,还是处处可见不仁不义,常常听到害你的邻人的情形。 「文明」真是谈何容易。

在台湾的中国人,这几年来逐渐享受到民主自由,但劣根性出现,伤天害理的事不断发生,其中对国家的未来冲击最大的,是最近常常发生的诱拐儿童事件。 前几天居然发生先撕掉肉票要钱的案子,可知民性凶残,令人心冷。 诱拐儿童乃利用儿童天真无邪之心,童心在未受社会污染之前,是一片美丽灿烂的爱的世界,诱拐的威胁,势必使老师与家长谆谆告诫,千万不要与陌生人搭讪。 为了约束他们纯真的心灵,势必告诉他们千万不可到陌生的地方去。 除了父母的怀抱与老师的课室,外在的世界将被描述成一片凶恶。 当他们这一代长大成人,可以保证中国的社会将有更多伤天害理的事情发生。

在目前的情况下,我实在不愿意建议做父母的,不去为儿童描述可怕的陌生世界。 然而建立起一个互敬互爱的文明社会,第一个条件就是对人有信心。 那就是相信世界是美好的,人类是和善的,报纸上喜欢报导的凶残案件都是特例。 做父母的如何考虑子女心灵的健全发展,又兼顾子女的安全,确实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。 可是无论如何,我们未来的社会不能成为互相猜忌、互相敌视的社会。 一个互相侧目而视的世界,就是野蛮世界。

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第二期开馆之前,有两家公司赠送了若干设备,很自然的使我想到就开馆典礼的方便,让教育部颁奖状给他们。 这件事并不一定要做,因为他们并没有预期要从部长手上拿奖状。 但是我向来的看法是要宣扬善行、鼓励善行,而且相信大家都会同意我的看法。 然而事情的发展并不是这样,因为有些人想知道捐赠的动机何在。

在一个爱的世界里,你不会猜疑其动机。 基于这样的理由,美国人对社会才有大量的奉献,美国明明有捐赠可以免税的规定,有些人甚至可能利用机会逃税,然而你不能怀疑其动机而不说一句感谢的话。 人做事当然有动机,有些动机是自私的,甚至是可恶的,至少也是沽名钓誉,但是他做出来的是善行就够了。 我们要给他鼓掌,如果他是为行善而行善,他值得我们用力鼓掌;如果他是为自私的目的而行善,我们鼓励他,激励他继续行善,这就是社会奖励善行的目的。 如果一个人做了一点善事,反而被大家视为别有用心,你能希望他今生中再做善事吗?

典礼中部长没有颁奖,改为由两家公司捐赠的仪式。 事后仍有好几位先生问我,他们为什么赠送? 这种猜疑的心理似乎是很普遍的,我本来希望新闻界可以为这种善行做一点宣传,显然因为捐赠的动机为大家所猜疑,没有人愿意多提这件事。

记得我在念中学的时候,曾为班级墙报写过一篇文章,讨论行为动机与真假的问题。 如果一个人为了假面具而行善,如果他一生继续做假,则对社会而言,他就是一个实质的善人,其意义是正面的。 我们要一些表里如一的坏人呢? 还是要一些表里不如一的好人呢?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,事隔几十年,这个涉及道德的观念还没有弄清楚。 我向来是主张后者的,我认为文明社会之所以文明,就是大家为了团体,把私心放在一边,或者掩蔽起来,表面上做些大家喜欢的事情。 有些是真诚的,有些是虚伪的,任何行为都是文明的。

不去追究行善的动机,就是不存小人之心。 坦坦荡荡的胸怀,是文明人的表征,也是安和社会的基础,我们只对善行鼓掌,只要求更多的善行就好了。 要知道,充满善行的社会,不会是一个坏人的社会。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立即註冊

本版積分規則

手機版|后宮福利社区视频聊天室  

GMT+8, 2025-9-8 06:15 , Processed in 0.059800 second(s), 21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